童年趣事:100种创意捕鱼术,超越钓鱼和赶海

发表时间: 2024-04-11 11:20

看网上的视频,钓鱼和赶海是顶流。说实话,我也喜欢看。但是,我一直有一个块垒压在心中,不吐不快:跟我们小时候相比,钓鱼、赶海真是弱爆了,那时,我们有更爽的100种抓鱼方法。

我所在的生产队,大约有20户人家,但有6口塘、1条河、1条小溪和1个小型水库,由此衍生的沟渠坑湾圳坝星罗棋布,包括水田,都是长鱼藏鱼的好地方。

而且,那时是公有制,水塘与水库的鱼均属于集体或国家,对我们小孩子弄两条鱼吃的事,相当宽容,基本不管。更加天时地利人和的是,那时,除了鱼,没有什么好吃的;除了抓鱼,没有更好娱乐。

于是,我们成天浪迹于各处水面,运用十八般武艺,大展身手,与鱼们唱出了一场旷日持久的、斗智斗勇的大戏。

钓鱼的事,我也是干过的,但鲜有开心体验,钓鱼也被我评为小时候的抓鱼方式中的最差选择。现在看来,是钓具太差。我的钓具,都是临时做的,砍一根竹子,扯出妈妈缝衣的线,用大头针弯一个钩,绑了芦杆作浮标,用保险丝做铅坠,挖上蚯蚓,就出发了。

那时因为村民都在鱼塘里挑水喝,是不放饲料喂鱼的,鱼们都很饿。我的钓具每次的结局都一样,前面钓几条小鱼,然后就被大鱼干掉了。要么是直了钩,要么是断了线,悻悻而回。

赶海那样的干鱼,我们也干过,体验也不行。一般是在放学的路上,某位同学看到哪个小湾湾里有一条大鱼,马上约好回家拿桶过来干一票。然后,一人提一个桶就来了(那时没有塑料桶,都是木桶)。先把上游的来水堵住,然后一人一个桶往外倒水,把水舀干,鱼就手到擒来。然后几个小朋友就鱼分几份放草地上,一人拿一份放桶里提回家。

这不挺好吗?为什么体验也不好呢?因为经常性的,我们下面的水还没有舀干,上游的来水就堵不住了,功亏一篑。

钓鱼干鱼体验不好,我们自有体验好的抓鱼方式。

最初乐此不疲的抓鱼方式,非常原始。我们一群小朋友在一个小池塘学游泳时,因为人多水不深,总是把性子急的鲢鱼弄得跳起来。有一天,池塘边有人丢弃了一床不要了的竹席,一个小朋友无聊,把席子弄过来浮到水面上。这下发现了新大陆,有鱼跳起来,掉到竹席上,被我们逮住。

那段时间,游完泳回家,手里经常提着鱼。

美美地吃上一顿,还得到了妈妈的夸奖。于是,我走上了一条抓鱼的不归路。

我抓斗水鱼。下雨后,往塘里、河里去的沟渠有很大流量的水,塘里或河里的鱼喜欢逆流而上,跑到沟渠里来。拿筝往入口处一拦,沿着沟渠把鱼往下面一赶,再把筝拿起来,能抓到鱼和泥鳅。

我摸鱼。河里塘里的一些藏鱼的角落,直接可以徒手摸到鱼的,而且熟悉情况之后,经常去摸都有。一般是夏天游泳(就是洗澡)前,先去摸一下。还有就是在河坝下面的浅滩,水很清,是看得到鱼的。鱼看到你来了后就躲,你盯着鱼,看它藏到哪个石头下面了,轻轻走过去,把鱼逮到就好。能摸到的鱼,一般是慢性子的鲫鱼或鲤鱼。

我网鱼。偶尔父亲会帮我买一片粘鱼的网,把它放到哪个水里,过一阵去收就行,上面就粘有大小很均匀的鱼。遇到周日或放假,还可以隔晚放,第二天早上收,就会有很多鱼。

我定鱼。自己拿蚊帐布、竹条做的定筝,放上一把猪潲和两片瓦片,丢掉水里,过一段时间拿起来,就能抓到一把小鱼。

我赶鱼。我曾经有一口方筝,在夏天水少的时候,往水里一放,拿根竹条慢慢把鱼赶到方筝里,一起,就能抓到一把小鱼。

我扒大水鱼。下大雨后,河水是汹涌的黄汤,河道的回水湾里,会藏着不少鱼,用带长竹竿的筝去这些回水湾里一扒,虽然经常落空,但不断去扒,总有一回会上鱼。

我罩鱼。夏天大中午,往河里的小湾里丢两颗大石头,看鱼藏到哪片水草里,撒网罩住那片水草,下水把网脚踩到泥里,然后隔着网去踩倒这边水草。就算你网一个4平方米的水草,里面有3条一斤以上的鱼,你要踩一个小时才能把它们全部抓上来,期间,令你不放弃的原因,是你的手或脚隔一会又碰到鱼。撒网是个技术活,那时太小,我在晒谷坪里学了几天都撒不开,干这事,得找一个大人同行。这个办法的好处是,抓的都是大鱼。

我篓鱼。我曾经有一个鱼只能进不能出的竹制的鱼篓子,里面放上猪潲,丢到水里,过半天去提上来就行。这就像现在的地笼,有时也有大鱼甚至甲鱼。

我叉鱼。初夏的晚上,带个手电或煤油火把灯,带个鱼叉,照到那个沟里有鱼或黄鳝,一叉过去。那时不懂光的折射原理,鱼并不在我看到的地方,还很奇怪明明叉到了,怎么没上鱼?叉鱼也曾经叉到很大的鱼。

我夹鱼。把三根竹条绑起来,就可以做一个鱼夹子。夏天的晚上,出去夹鳝鱼。

我擂鱼。夏天河里水少时,找几个小朋友去一个小水面里,把水一阵擂,当水被搅成泥浆之后,就不时会有一条鱼要把嘴钻出水面呼吸,把它一捧就行了。

我捡鱼。那时春夏犁田时喜欢用石灰消毒,我腰间绑个鱼篓子,去田里捡死去的鳝鱼、泥鳅和鱼就行。

我砸鱼。夏天放牛时,总是看到悬崖下水库大坝边好多大草鱼在游弋。从山上拿大石头砸下去,偶尔也能砸到一条。只是看到它翻白后,下去抓到并背回家,挺费力气,还可能无功而返。

我抓虾。虾喜欢藏到石头缝里,有意思的是,它的须大概是“雷达”,总要露出来,把手轻轻伸过去,抓住须把它扯出来就行。

.............

因为爱抓鱼,我家里柜里、坛里、缸里,洗衣板、房梁、树上到处是鱼,一年四季吃鱼。别人到我家做客,都是打发一包(那时没塑料袋,是报纸包)干鱼回家。我上小学带菜,小朋们都喜欢拿自己的菜跟我换鱼吃。

我曾经很奇怪,鱼这么好吃,抓鱼又这么好玩,为什么跟我一样喜欢抓鱼的小朋友却很少(我哥都不爱抓)。后来自己在外地结婚做菜之后才发现,原来,是我妈煮的鱼特别好吃。

我花了10年时间,去学我妈的煮鱼方法,居然没学会。又10年后才发现,原来我妈的煮法,要做我们老家的鱼,才好吃(可能跟鱼、水和灶有关)。从此,我在我生活的城市,不再吃鱼。

据科学研究,吃鱼的人聪明、记忆力好。我家是农村里罕见的两个儿子全部考上大学出来的家庭,也不知道是不是常年吃鱼的原因。反正我小时候读的课文,我现在还随口背出来,我女儿则明显没有我这记忆力。

其实,我们小朋友抓点鱼,对生态真是毫无影响。后来,大人们在河里毒鱼、电鱼,才有一点影响,但只要发一次大水,河里又什么都有了。上世纪90年代,村里建了一个皮革厂,把整条河污染了,才彻底没鱼了。但治污之后,河水又清了,又什么都有了。

现在,我的老家住的人很少了,我也回不去了,我跟我哥商量后,也听任父母的房子倒塌了。但最为怀念的是,是老家的鱼。

几年前,我专门准备了一根钓杆,回老家钓了一次鱼。还是那条河(鱼塘承包了),在我熟悉的地方,用蚯蚓、不打窝,连续咬钩,一上午钓了50多条鲫鱼。

说到这里,我已经恨不得再次飞回老家,坐到河边,用我小时候最为鄙视的抓鱼方法——垂钓(现在是因为老了),再次跟鱼儿玩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