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江学校荣获国际生态学校奖,实至名归!

发表时间: 2021-03-31 15:38

相手蟹、鲫鱼、绒螯蟹、黑斑蛙、大蟾蜍、黄鳝、泥鳅、圆田螺,这八种生物本是田间的主角,如今却难觅踪影,是什么影响了他们?带着这样的疑问,新浜学校以此为课题,开发了生态文明教育的科学实践项目,并形成校本课程。日前,新浜学校的“田八样”科学实践项目获生态环境部颁发的“国际生态学校奖”证书。

“田八样”科学实践项目源于2011年学校开展的“寻踪田八样,关注生态”的科普实践活动。学校地处松江农村地区,与城区学校不同的是,周边以农田为主。当时,学校老师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调查课题,要求他们与家里的长辈们一起想一想:上世纪六七十年代,田里有哪八样东西很常见,现在却少见?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现象?答案很多,但最终选定为“八样”,则是参照农村宴请宾客需要“八样菜”的习俗。

令学校颇为惊喜的是,“寻踪田八样,关注生态”的科普实践活动获得2012年第27届上海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。“这个活动既然受到了肯定,那我们就拓展一下,深入开展相关的科学实践项目。”自然老师、项目负责人钱玉华介绍。之后,学校把一间教室打造成创新实验室,内部放置了八个大鱼缸分别养殖“田八样”。

“田八样”有了,还需要打造它们的生态环境。于是,学校将一处空地改造成了农田模样——阡陌交通、沟渠纵横,占地约3000平方米的场地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实践空间。“学生们可以把小蝌蚪带回家,观察它们的成长变化,等它们长大了再带回来放生。”钱玉华说,学生们逐渐懂得,这些小动物最终还是要回归农田的,由此认识到生态系统对“田八样”而言是很重要的。

在这些基础上,学校还以“田八样”为关注对象,开发了校本课程《农田里的生命世界——“田八样”生态文明教育》,根据低年级、中年级、高年级三个阶段的认知特点编写,每个阶段分“乡土教育”“生态教育”“和谐智慧”三个板块内容展开。目前,该项目已成为学校各年级课堂学习中的一部分。“通过这几年的课程安排,我们的学生普遍都知道生态环境非常重要,它决定了‘田八样’的生存状况,学生们发自内心地关爱小动物,这也形成了‘小手牵大手’的效应,通过学生,影响他们的家人、亲友,一起来爱护生态环境。”

文字、图片:陈菲茜

编辑:彭晓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