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季湖库钓鱼秘籍:六大绝招助你不断线、不脱钩、不跑鱼

发表时间: 2023-12-27 19:30

●    辽宁凌海   徐艳文  文/图

进入冬季,寒潮接连来袭,气温大幅走低。北方的钓友纷纷调整钓具,准备在水面封冻以后再进行冰钓。南方的朋友如果在水面结冰之前,抓住时机专攻湖库的鲫鱼,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。

一、出钓时间的选择

进入冬季,主钓大水面的鲫鱼,首选有日照的晴天,或选择多云但气温不低的天气。风力宜在3级以下,最高气温在8℃以上,最低不低于0℃,昼夜温差较小的天气比较适宜。这样的天气水温几乎没有多大变化,全天基本上都有鱼咬钩。

如果气温多在1℃~5℃之间,钓上的鲫鱼大多单尾能有300克左右,有时还能钓到500克以上的大鲫。外出钓鱼时,应本着无风比有风好、小风比大风强的原则。遇到寒潮天气,气温长期不回暖,鲫鱼虽抗寒能力较强,但长期在低温的水体中,必然会聚集在深水区的障碍物中,不思觅食,也就不适合出钓了。

到了寒潮后期,鲫鱼自身的体温调节已经完成,适应了当前的水温,此时往往饥肠辘辘,最肯吃食。初冬钓鲫,不必早出晚归,上午10时到下午15时之间的垂钓效果最佳。

二、钓点的选择

进入冬季,随着气温的降低,大水面的鱼儿越来越集中,那些和湖库相连的沟汊、水草连片的深浅结合部、半岛的两侧等部位就成了鲫鱼的聚居之处。

因此宜选在背风向阳的陡岸、斜坡地段,湖库的弯凹处,主要沟汊水草连片的结合部,半岛两侧,入水口的深坑、拦网、堤坝旁等施钓,与夏季钓大水面正好相反。

岸边有树或水边有倒树、大石头的地方更佳。钓点水深在2.5米以上、4米以内。钓点离岸的距离根据水深可远可近,远则6米左右,近则三四米。

三、钓具的选择

冬季在湖库钓鱼,由于岸边距离钓点较远,应选择5.4米以上的长竿,重量当然轻一些好。冬季鱼类的活力较低,吸食的力度也小,因此选择钓线要细,钩子要小。

通常主线用0.8~1号的,脑线用0.3~0.4号的。这样的钓组可以增加灵敏度,便于捕捉鱼儿咬钩的轻微漂相。冬季时,鱼类不仅咬钩动作轻,而且上钩的即使是大鱼,也无多大的冲击力,小钩细线也能降伏大鱼。

钩子用伊势尼或伊豆3~4号钩,钩相对较小是为了方便鱼儿吞食。漂选中小型的。冬钓鲫鱼以灵为主,大多采用调低目方法,如调2目钓1目,调1目半钓1目,或根据所用钓饵的比重大小酌情调钓。

喜欢用七星漂的钓友,每颗“星”之间的间隔要小一些,长度以半厘米为宜,这样鱼稍有吃口,漂就会点动。

四、饵料的选

入冬后钓鲫鱼,因水温较低,鱼儿食欲不强,要让它开口,鱼饵一定要有诱惑力。诱饵以炒香的碎豆饼、药酒泡小米为主,放入一汤匙红糖加钓点处的水混和均匀。打窝时最好呈放射或扇形状地打,吸引大鲫鱼前来觅食。

也可用曲高度白酒(曲酒)泡碎米和鸡饲料,再滴少许香精(玫瑰香型最好)密封放置几天。使用时添加些粗玉米粉和碎菜籽饼,以增加诱鱼的效果。第一次打窝用量要大些,一般在500克左右,以后随着上鱼量的减少而减少。

钓饵以荤饵为主,红虫、红蚯蚓都是钓鲫鱼的佳饵。红虫的蛋白质含量丰富,色香味俱佳,鱼儿见了难免贪嘴。使用时将4~6条红虫用细红线捆扎成小把挂钩,这样处理目标大,利于提高上钩率。

同时注意及时剔除死虫,因为红虫死后发出的气味令鲫鱼拒食。红蚯蚓要选细小的,最好饲养的时候加上些动物血水,以增加其腥味。出钓时提前一两天挖出来,让它流失一些水分,这样更加有韧性,方便挂钩,也不容易折断。用蚯蚓作饵在穿钩时,大蚯蚓用半条,小的用整条。蚯蚓在钩尖之外不要留过长,那样易使鱼叼食而不吞,难以判断鱼咬钩的信号。

五、钓技的运用

冬季湖库钓鲫,因鱼儿活力较低,所以喂窝后,即便诱饵属于上品,能刺激鱼的嗅觉和视觉,也要等待1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,才会有鱼进窝。

这期间,钓鱼人若是按春、秋季“鱼找食”那样期待20-30分钟就有鱼,显然不现实。如果因此而频繁换窝,往往会造成“人走鱼来、人到鱼散、忽东忽西、两头忙乱、这窝那窝,独不见鱼”的现象。

笔者在实际作钓时的方法是:甲窝,从撒喂到试钓1个小时左右,若不见漂有任何反应,则考虑换到同时撒喂饲料的乙窝。

在乙窝试钓30-40分钟后,无鱼讯信号时,再换到丙窝。如此往复,挨个试钓。当试出某个窝子有鱼时,就先钓这个窝。

冬季的鲫鱼,由于水温较低,不爱游动,有时对送到嘴边的食物,才“勉强”来上一口。因此钓友不能被动等鱼咬钩,要主动引逗。逗的方法大体有3种:一为“提逗”,即抛钩饵入水2-3分钟,如无鱼咬钩,将钓线轻轻提起5~15厘米,再慢慢放下。

这样钩饵在窝中基本不产生移位,只是上下移动,吸引鱼儿前来就饵。二为“拖逗”,即漂不离水,让线拖着钩饵在窝内或前或后、或左或右地移动,拖动5~10厘米就放线使底钩沉底,拖动时要轻慢,间隔3分钟左右若无鱼,就重复一次。

如此往复。三为“悬逗”,即提竿将钩饵停在水中或水面不动,时间可长可短,感觉鱼咬钩、拉动渔线就扬竿,主要用于钓浮。不管用哪种方法,目的都一样,就是让钩饵动起来,吸引鱼儿的注意,提高鱼获。

六、提竿的时机

初冬鲫鱼咬钩的信号,反应到浮漂上多是先点动数下,然后送漂或黑漂。实践证明,浅水处鲫鱼咬钩的漂相是黑漂居多,深水处鲫鱼咬钩的漂相则是送漂居多。鲫鱼的个头越大,浮漂动的幅度相对越小。

反倒是小鲫鱼咬钩,浮漂动的幅度大且快。当发现浮漂好像人眨眼睛一样点了几下,然后突然向上一升,再停顿一下,此时就要果断提竿,即可中鱼。

切记,冬季鱼儿开口小,漂不可能向上提升很高,所以一定要集中注意力,在浮漂点动的过程中迅速轻提竿,不能错过时机。然后慢慢将鱼牵出钓点,以确保不断线、不脱钩、不跑鱼。


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除!



请扫码关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