婆罗洲砂拉越探险记:第一部分

发表时间: 2020-05-04 08:58


砂拉越,过去也称为沙劳越,马来语又称作「犀鸟之乡」(Bumi Kenyalang);位于婆罗洲(Borneo)的西北方,为全马面积最大的州,和沙巴( Sabah)同为马来西亚在婆罗洲领土上的两个行政区。首府为古晋市(Kuching),是全州的经济和政治中心。近二十年来,由于伐木业和棕榈油园的需求,让砂拉越原始热带雨林的消失比率成为全球最高。”



作者|Peter Petersen(https://amazonas.dk/)

翻译|Flair Wang





01

婆羅洲 砂拉越


当地特有的长鼻猴(Nasalis larvatus)

蝎虎(Flat-tailed House Gecko;Hemidactylus platyurus)在砂拉越的古晋(Kuching)附近很常见。它们似乎主要以蟑螂为食,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它们在人类住宅区中很常见的原因


我们发现的蝎虎最大个体总体长约为 12 cm

大火烧过的灰烬吸引了迪氏文蛱蝶(Vindula dejone)、红颈鸟翼凤蝶(Trogonoptera brookiana)和黄蝶(Eurema hecabe)这些蝴蝶前来

木蜂(Xylocopa latipes)在适当的光线下,翅膀上呈现令人惊艳的虹彩般色泽

这只红翅飞蜥(Draco haematopogon)飞过我们的头顶,降落在附近的树上

白艳粉蝶(Delias hyparete)

有时,只要很小的角度差异就可以拍出完全不同的照片。留意这只白艳粉蝶

月斑脉蜻(Neurothemis fluctuans)

一条小河旁的月斑脉蜻

这条快速流动的黑水河是一种特殊淡水鱼、也是一种热门观赏鱼的原乡。很高兴终于看到它们的生境

我们发现了星点爬岩鳅(栉头腹吸鳅;Gastromyzon ctenocephalus)。它们在岩石上啃食着藻类和生物膜

它们是日行性的,而且非常活泼,总是以敏捷的动作在大石头周围觅食及移动。这里的水温是 21 ℃

我们在这里发现的另一个物种是马氏枪吻海龙(Doryichthys martensii)。该物种属于海龙科(Syngnathidae)的一员。我们发现的最大个体约为 10 cm 长


02

石隆门 Bau


我们也在这样的清水栖地中发现了星点爬岩鳅。这里是砂拉越河右侧支流(Sungai Sarawak Kanan):座标 1°23’53.1″N 110°06’59.1″E

这只雄性星点爬岩鳅正处于繁殖期。这里的水深只有 15 cm 左右,流速很快

这就是星点爬岩鳅的栖地从上面俯瞰的样子

这里的座标是 1°32’23.1″N 110°08’45.8″E。我们在这里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物种

这是一对准备繁殖的星点爬岩鳅。雄鱼(前)轻触雌鱼并试着刺激她

沙拉迈条鳅(Nemacheilus saravacensis)以鱼及螺卵、蠕虫、昆虫幼虫和小型甲壳类为食

沙拉迈条鳅的体纹多变,并且可以立刻变换体色以进行伪装

沙拉迈条鳅通常会以 4-8 只的小群体生活。它们看起来很和平

越年轻的沙拉迈条鳅通常体色越淡,可能可以伪装得更好

黄翅金面飞狐似乎是砂拉越的常见鱼类。我们在最和缓及水流最快速的河流中皆发现该物种。它们以小群生活,有些个体则是独居的

我注意到大多数黄翅金面飞狐的鼻头上似乎有伤口和疤痕。但是我从来没有观察到任何打斗。我至今仍然不确定为什么它们会受伤

但是独居的似乎没有这种迹象。因此,也许黄翅金面飞狐在交配等过程中会互相伤害

黄翅金面飞狐的雄性和雌性似乎都存在这个问题

在距离模式标本发现地仅约 5 公里处,我们发现了黄点腹吸鳅(Gastromyzon stellatus)。个体约为 5 cm 长。留意尾鳍中的 2 条深棕色条纹。只有当鱼静止且鱼鳍折起时才能见到

黄点腹吸鳅的年轻个体似乎颜色较浅,但蓝色尾鳍仍然存在。与该流域的其他物种相比,本种在砂拉越河右侧支流似乎很少见。我只观察到不到 10 只个体。体长约为 3 cm


03

马当 Matang



我无法辨识出这种宝石兰(Goodyera sp.)。它可能是一个新种。婆罗洲已经登录有 1,700 多种兰花,但没人知道雨林中到底还隐藏着多少种兰花

这里有 5 点鲫(西尔氏四须魮;Barbodes sealei)、网球虾(Atyopsis moluccensis)和大型红尾剪刀(Rasbora caudimaculata)。这里的位置是 1°36’46.4″N 110°12’10.5″E

蓝喉石龙子(Sphenomorphus cyanolaemus)的动作非常快。这是在它消失之前我唯一拍到的照片

在这条清水河中,我们发现了一些在水族贸易中熟知的淡水鱼


我的野生动物摄影师朋友──丹.奥尔森(Dan Olsen),与一只在树枝上约 20 cm 大的雌性人面蜘蛛(Nephila pilipes)。雄性小于 1 cm


野生动物摄影师──丹.奥尔森(Dan Olsen)


沙劳越灯是该州常见的淡水鱼。它可以长到 5 cm,通常在河流快速流动所形成的浅滩处发现

沙劳越灯似乎以水中漂流的碎屑和昆虫幼虫为食

砂拉越河中的少鳞拟髯鰕虎鱼(Pseudogobiopsis oligactis)似乎很常见。我几乎在每条溪流中都找得到它们。尽管我经常注意到它们在寻找小鱼苗和昆虫幼虫时,会吃进底床上的刷状藻和蓝绿藻,但它们似乎不会吃藻类

在马当(Matang),我们进入一种有趣的绿色热带淡水小鱼的昏暗栖地

这是我拍到的钻石红莲灯(Sundadanio margarition)最好的照片。由于栖地昏暗,我没有对这个物种进行任何有趣的观察

在通往更大的昏暗河流的一条黑水小溪中,我们发现了伊巴若姆斗鱼(Betta ibanorum)。该溪流的深度约为 15-20 cm


这条溪流的流速相对较快

即使这看起来不像是鱼类的群落生境,我们还是在这片浅湿的雨林中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物种。其中包括鲜红色的布朗温斗 鱼(Betta brownorum)和世界上最小的鱼类之一


我们遇见了细小微鲤(Paedocypris micromegethes),这是地球上最小的脊椎动物之一。完全长成只有 1.2 cm 左右。右边是雄鱼,中间是雌鱼


在这个被洪水淹没的雨林栖地中,我们进一步发现到火红两点鲫(Rasbora kalochroma)。深色的黑水群落生境就像一个大沼泽地。我在这里测到 25 ℃的水温

我们出色的导游 Michael Lo 向我们展示了真正的五间鲫(Desmopuntius pentazona)

这里最大的掠食者之一是分布广泛的线鳢(Channa striata)。该物种遍布东南亚大部分地区。它可以长到约 100 cm

线鳢可以通过鳃上器官在水面呼吸空气。这是干季水中溶氧降低时的完美适应

小径经常通往有趣的地方


雨水经常会带来新奇有趣的物种。但是河流中的能见度让我们无法拍到好的照片和影片


04

峇丹砂隆 Batang Sadong


这是一种尚未被描述的淡水虾。这种白纹长臂虾(Macrobrachium sp.)可能是新种,但当地人也许对它们很了解


在这条溪流中,我们发现了一种有趣的婆罗洲爬鳅。这里的水温是 22 ℃


杂色腹吸鳅(Gastromyzon farragus)于 2006 年被描述

杂色腹吸鳅似乎主要以矽藻为食

杂色腹吸鳅非常适合河流的急流。由于体型和鳍型,它们消耗的能量最少

杂色腹吸鳅具有非常独特的体纹


由于栖息地的丧失和污染,杂色腹吸鳅的族群很脆弱

在这里,我们还发现了黄翅金面飞狐

我还观察到一些蝌蚪,使我想起了南美的甲鲶异型鱼(Loricariidae)

这种蝌蚪是杂色腹吸鳅的竞争对手,因为它们主要也以矽藻为食


本文作者Peter Petersen,翻译Flair Wang,原文出处:

https://amazonas.dk/index.php/articles/borneo


未完待续...


鱼水圈|更多精彩回顾

  • ‍‍天使瀑布,走过南美热带鱼的原生地
  • 全球最与世隔绝的沙漠鱼,目前仅剩 38 条,未来会灭绝吗?
  • 你知道泰国斗鱼吗?真正泰国斗鱼的原生环境是这样滴


—— 感谢阅读,欢迎分享!——

私信小编微信,一大群小伙伴在等您


戳原文,更有料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