钓鱼高手教你:如何调整漂子达到最佳效果?

发表时间: 2024-01-22 00:11

调漂的方法五花八门,关于灵钝的说法也有多个门派,到底怎么调漂才最灵呢?关于灵钝要注意一个要点,都是为了适合鱼情变化而已,没有好坏之分,中鱼率高的话调漂就是正确的,不需要管到底是灵还是钝。单纯的对比灵钝,其实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对比。

一、钓目高就钝

浮漂调整好之后,在实际垂钓中经常会有上下微调浮漂座的情况,因为鱼情到底如何是需要最终找口的。微调浮漂座的位置,就是在微调灵钝。以现在的假设为例,钓目增加就是钝,钓目减少就是在变灵,但是这种对比仅仅适合当前的情况。如果是两幅钓目,分别是钓2目,还有钓3目,如果根据钓目高就钝的说法来对比,假设钓2目的钓组是双饵触底,钓3目的钓组是下饵触底,上饵悬浮,那明显是后者更钝,在对比不同钓组时,钓目、调目的高低是没有多少意义的。

二、子线松弛就是钝

还有另外一个关于灵钝的对比方法,这个是通过子线、钩饵在水下的状态效果来对比的。如果子线绷直拉紧,那么利于信号传递,所以就是灵。如果是子线松弛弯曲,会过滤不少小漂相,那么就是钝。这个其实跟钓目的高低就有一点关系了,调整好的浮漂增加钓目绝对是在变钝,表面上是钓目增加改变了灵钝,实际上是子线松弛、钩饵躺底等因素造成的变钝。这里就有个比较实用的理论,就是找底公式。钓目>调目-双饵重量时钓组开始触底。调整好的浮漂在半水状态下是重力、浮力平衡的,钓组开始触底时,水底对钓组有了支撑力,这时候浮漂受到的拉力就变小了,所以钓目出现了增加的现象。

如果我们半水调漂时,有称饵重、称鱼钩重量的习惯,可以通过水底支撑力抵消了钓组多少重量,清楚的知道钓组在不同钓目时大致是个什么状态。所以衡量灵钝除了看钓组在水下的状态效果之外,水底对钓组的支撑力增加了,那么钓组也是变钝了。如果是不同的钓组进行对比,一个钩饵躺底,一个钩饵刚触底,明显是后者更灵,这跟调目、钓目就没有什么关系了。就算是钓目、调目相同,还是会因为鱼钩、饵料重量不同,可能触底也可能躺底,灵钝还是不同的。

三、横向距离

关于灵钝还有第三个说法,铅坠的重心距离鱼钩越近的时候钓组就越灵,这个跟调目和钓目就没关系了,也是对比钓组在水下状态的一种方法。如果子线绷直,铅坠重心跟鱼钩的横向距离就是0,所以是钓灵。如果增加钓目,铅坠逐渐触底,子线松弛弯曲,这个横向距离就变大了,所以是在钓钝。这种有意思的理论来衡量灵钝好像也是比较正确的,而且还适合衡量传统钓。我们都知道传统钓的铅坠是躺底的,哪个钓组铅坠大哪个钓组就更钝一些,所以传统钓为了提升灵敏度就有了高低坠,小的铅坠躺底灵敏度会提升很多。如果同样的钓组躺底,子线更短的灵敏度更高,这也满足横向距离小灵敏度就高的说法。

关于灵钝的讨论只关乎灵钝,毕竟在实际垂钓时需要看具体的鱼情情况。不过一定要牢记找底公式,有称饵重和鱼钩重量的习惯,这样会更方便找口一些。尤其是在更换子线、饵料时,可以快速找回刚才高中鱼率的状态。敬请关注收藏点赞,每天准时更新,谢谢各位钓友!